close
「不會失敗的計劃,就是沒有計劃」,這是「寄生上流」窮爸對兒子說的。
這一句,代言了整部電影。
如果只是著重在成功跟計劃之間的關係,那麼,這就是一句若P則Q的理則學邏輯,可以引發很多正反討論,光贏家思維與魯蛇思維就能論辯許久。
我們當然知道,要成功一定要有計劃,因為沒有人願意成為魯蛇,所以一定要計劃,但是往往風險承受能力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,而不是計劃本身,窮爸與富爸,對於一場暴雨的承受能力就大不相同,富爸一點都不受影響,但是窮爸可能又被打落谷底。
所以不是窮人不努力,是因為努力了,還是會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因素造成他的失敗,舉例來說,如果渡了河,河的對岸有一批黃金就是你的,窮人的資源讓他只能走在繩索上渡河,富人則是建了鐵鐵大橋渡河,一陣微風吹過來,窮人可能因此跌落河,喪失性命,富人則一點影響都沒有,可以順利取走黃金。
就算窮人技巧高超,取得了黃金,那麼接下來就是跟富人比投資管道了,此時風險的考量又造成窮人與富人的決定大不同,命運大不同,財富的差距在此時又拉的更開了。
不是窮人不努力,不想要有贏家思維,是因為窮人首要目標是生存,光要應付生存風險就已經精疲力盡,何況真的執行了可行性計劃,如同電影的那一家人,計劃失敗後的打擊是很大的,因為他們賭上全部身家在這計劃上。
所以,「不會失敗的計劃,就是沒有計劃」,這句話從窮爸口中說出來一點都不應該讓人生氣、失望或鄙視,因為我們機率上有可能會遇到無法承受的風險而掉入貧窮線,再也爬不起來。
山普拉殿電影欣賞站 2019.07.16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